首页>工作之窗>理论研讨

善抓要点纠“四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8-07-31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纠治“四风”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一些新变种、新花样仍然纠而复生、禁而不绝。必须紧紧扭住“四风”问题不放,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坚持严字当头,聚“点”发力、对“点”施策,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要聚焦“重点”,严查实纠。牢牢盯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有的放矢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从巡视巡察和日常督查情况看,收受红包礼金、私设小金库、公车私用、公款旅游、超标准接待、违规接受吃请、违规发放津补贴、以权谋私等,是整治“四风”的重点领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搞“下不为例”。紧盯领导班子换届、干部选拔任用、资金项目监管等重点环节,规范操作流程,强化风气监督,完善配套制度,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盯紧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管权管人管物等关键岗位的干部以及直属单位和内设机构有关负责人,经常扯扯袖子、敲敲警钟,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强化日常监督、传导责任压力,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要迎击“难点”,见招拆招。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往往藏得深、变得快。有的报销审批程序不规范,报销缺少明细、无据可查;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躲进小楼“来一桌”;有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显山不露水”,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但仍然“事难办”;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在扶贫领域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扶贫实效不明显。我们既要练就“火眼金睛”,善于发现问题、揪出问题,也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做到手中有招、见招拆招。采取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直插问题现场,通过随机访谈、全面了解、多方印证,让问题自己“发声”,让违纪者无处遁形。

  要守住“节点”,露头就打。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的易发多发期,要继续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监督检查不“打烊”,及早发信号、提要求,提醒党员干部牢记党规党纪,严格自律,杜绝侥幸心理。要盯紧节日期间“四风”问题,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从细微处入手,从苗头抓起,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查处的典型“节日病”,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扩大警示震慑效应,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同时,强化建章立制,把监督执纪问责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铲除“四风”滋生土壤,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要扫除“盲点”,一寸不让。“四风”问题涉及领域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容易出现“死角”和“盲区”。既要发挥好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挺直腰杆、瞪大眼睛,勇于监督、秉公执纪;又要将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拓展群众监督渠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强化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对比,从中找到破解“四风”问题监控难、取证难、处置难症结的钥匙。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动作风建设真正取得实效。(周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