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廉山东>廉政广角

全国政协委员李掖平:用细节表现生活中的美与善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9-03-11

  “总书记来看望我们,与我们面对面座谈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再出发,我感到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在委员驻地,与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刚一见面,她便同记者谈起3月4日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感受,“看着总书记的微笑,聆听着他和委员们的互动交流,从细节里,我深深感到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激情澎湃的声音,再加上爽朗热情的笑声,很难让人相信李掖平已年过花甲。交流刚一开始,李掖平对生活和文艺深厚却独到的见解便汩汩而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82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李掖平留校任教至今。从讲师到教授,再到博士生导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行走在“护花”路上,如今,她已桃李满天下。工作之余,她致力于文艺创作,所著《现代作家新论》《新时期文学综论》《洞彻人生的悲凉》及论文《论叶灵凤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新诗审美品格辨析》《徐志摩研究综述》等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而诸如“师德标兵”“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更是不胜枚举。

  李掖平治学严谨,讲台上她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学亲力亲为,对待学生的作业一丝不苟。李掖平开设选修课时,教室过道经常坐满人,许多学生每个学期都要选修她的课程,她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内容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不论什么时候,理论探讨、创作实践都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李掖平说,文艺工作者在创作时,要通过温暖感人的细节把生活中的美和向善的力量表现出来。

  “我希望通过一些作品,用一种抒情的、诗意的、缓慢的节奏,靠向善向美的内容去提醒人们,慢下来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和善良。”李掖平认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火热生活,深入人民,“要以精湛艺术和多样手法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旋律。”

  “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具有思想穿透力、艺术感染力和形式创新力的个性化方式呈现出来。”谈及此处,李掖平向记者介绍了她最近制作的一个栏目——《魅力宋词》。栏目将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挑选优美诗篇,通过影像阐释,从历史中发掘故事,以每集一篇的单元剧形式,向民众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 李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