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廉洁山东>廉政时评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3-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匡正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张蓝图抓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功成不必在我”“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总书记的这些谆谆教导,为党员领导干部校正施政坐标,更好地履职尽责、行使权力提供了科学指南。在参加山东团审议时,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实际和我省发展实际,从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等多个角度,对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追求什么政绩”“如何追求政绩”,“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精准深入的辅导,做出了全面科学的指引,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修养课、宗旨意识教育课。

  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对我们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两个走在前列,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苦干实干,需要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艰难险阻。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在政绩观这一重大问题上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势必会影响我们攻坚克难的成效,会让我们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打折扣。比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有许多长期形成的难题需要破解,要经过一个阵痛期,一定时期内可能会“政绩不显”,甚至会遭到某些非议,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从“我的政绩”中解放出来,很难平稳度过阵痛期;再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果政绩观上把不准,急功近利,简单代替农民选择,追求短期速效,无疑会背离乡村振兴的初衷。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发展观、事业观,将正确政绩观贯彻到我省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我们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建设现代化强省提供有力保障。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要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要按照总书记要求,以人民群众的口碑作为政绩追求,聚焦聚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带着感情、真情,多为群众办实事,多让群众得实惠;要牢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拿出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要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守住民生底线,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好钢用到刀刃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近期能见效的大事、好事要多办,那些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往往是量变的逐步积累,是向质变的持续挺进,是“大胜”前必需的“小胜”,更要抓实办好。要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准确把握当前蹄疾步稳的全面深化改革大势,着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短板,拿出实招硬招,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制度保障、市场机制、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推进绩效考核改革,发挥好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完善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纠错容错和正向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坚决破除“抓发展实、抓党建虚”的错误思想,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履行好一岗双责,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努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生动局面。(本报评论员 大众日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