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淬火成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23-09-15

2023年9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观察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头条《深度关注》栏目刊发文章《淬火成钢》,介绍山东做法。全文如下:

 

淬火成钢

 

  近日,由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钢厂纪委和保卫部工作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进厂的钢切屑压块废钢验收标准流程、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丁书洪 摄

  图为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炼钢厂职工在4号转炉进行兑铁水作业。张兴伟 摄

  在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山东省监委驻山钢集团监察专员赵文友案头,摆放着由黑色长尾夹固定的6沓A4纸。一沓纸,就浓缩着集团纪委一个内设部门开年以来的工作。

  每张纸左边栏记录了前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右边栏则是当周计划推进的重点事项,一个事项对应一个编号,事项不结,编号不改。这种“挂账推进、对账销号,计划不落地就始终置顶,问题不解决就不撤编号”的工作方式,集团纪委已施行了5年。通过持续跟踪抓落实,协助党委解决一个个发展难题,推动山钢集团实现由“合”起来到“活”起来,再到谋划“强”起来发展新阶段。

  巡察开路——从政治高度透视管理问题,既关注廉洁风险又揭示经营风险

  2008年,山钢集团成立。此后一段时间,集团政治、思想、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累积叠加,包袱沉重,风险积聚。2016年,全国七成以上钢铁企业实现盈利,山钢却出现亏损。

  “要解决弊病丛生的问题,就要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净化政治生态。”集团党委书记侯军说。国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政治上看。2017年,集团启动巡察,在开展“政治体检”同时,坚持从政治高度透视管理问题,既关注廉洁风险又揭示经营风险。“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实不力、基层党组织建设虚化弱化、选人用人不规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控管理薄弱……”7年间,共发现各类问题2784项。

  “基层出问题,根子在总部。山钢搞不好,责任在党委。”集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对体量较大、问题较多的单位带队反馈,领导班子成员认领整改督办责任,督促抓好整改。通过巡察整改,集团新建、修订制度2445项,移交问题线索414条,立案36起。

  集团纪委建立书面向党委提建议的常态化机制,相继提出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奖金补贴发放、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建议56项,集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逐项批示,带头督办。

  比如,以书面形式建议党委调整两家子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后,其中一家公司第二年利润同比增长154%,另一家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已实现盈利。”集团财务部副总经理李强介绍。

  2017年,山钢集团扭亏为盈。2017年至2020年,集团完成三轮巡察,此后进行多轮专项巡察,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形成监督常在、监督常态的认知,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

  “巡察不是找麻烦,而是帮助企业防控风险、解决问题。”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吕铭介绍,除了集团巡察,他们公司内部也有巡察。现在,公司管理层已形成共识,既抓业务也管监督,确保工作经得起巡察检验。

  监督发力——聚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专项监督推动止血、堵漏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企重要职责。阻碍这一职责履行的堵点、难点,就是监督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山钢集团体量大、条线杂、岗位多。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集团纪委集中力量,找准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专项监督。

  “每次开展专项监督前,我们都会根据问题向党委提出建议,在党委支持领导下,成立监督问责组,推动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担起责任,把问题整改到位、制度执行到位。”赵文友介绍。近年来,集团纪委立足职能职责,开展推动应收款项压减、资金统管制度执行、“阳光购销”、内部产业协同、钢材销售与原料采购等各类专项监督,协同巡察整改、执纪办案等工作,为集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以应收款项压减专项监督为例,长期以来,集团应收款项居高不下。“说白了,就是货出去了,钱没收到。不仅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坏账风险也高。”集团财务部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5月专项监督启动,在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5%的情况下,应收款项降幅达14.32%,资金链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招标采购是廉洁风险、资产流失风险突出的关键领域。此前,甚至出现过供应商与招标采购管理人员内外勾结,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购电缆,造成企业巨大损失的情况。针对共性问题,2019年,集团搭建“阳光购销”平台,强化采购领域监督。

  一份明确问题、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期限的落实配档表,记录了集团纪委推动平台完善的过程。2020年12月23日,在结束与采购人员座谈的第四天,集团纪委召集平台各方人员,专题研讨供应商分类管控力度不强以及“阳光购销”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会后,配档表发到各单位,集团纪委跟进监督整改,推动“阳光购销”平台与山东省国资委有关平台对接,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

  “当下,山钢正面临行业转型升级的诸多‘阵痛’和更为严峻的市场环境,更要坚定信心,发挥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以监督责任落实推动主体责任落地。集团上下拧成一条绳,抓住关键突破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侯军说。

  办案引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查处一批关键领域腐败案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特别是2021年山东省纪委监委探索推行“室企地”办案机制后,山钢集团纪委联合地市纪委监委,查办了营销、煤焦采购、设备装备、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系列腐败案件。其中就包括山东省“室企地”第一案——山钢股份营销总公司(山钢集团三级企业)原总经理刘某违纪违法案。

  办案人员介绍,对在省外销售的产品,营销总公司实施运费补贴和批量优惠。本意是调动省外经销商积极性、开拓市场。但部分销售人员动起歪脑筋,钻政策空子,和运输商勾结,假装把钢材卖到省外,实际销售给钢厂当地客户或经销商,套取瓜分补贴。个别经销商借此囤积钢材,甚至一定程度掌握了定价权,导致“去厂里买钢材,还没有在经销商那买便宜”。

  循线深挖,集团纪委相继查处包括刘某在内的营销总公司多名管理人员收受贿赂,为他人成为代理供应商,为特定客户协调生产、优先供应提供便利等违纪违法行为,并协助党委开展专项整治。

  查办营销领域系列腐败案,旨在推动解决“卖得便宜”问题,而查办煤焦采购领域系列案件,则意在推动解决“买得贵”问题。

  一段时间里,集团钢铁主业采购焦煤焦炭等原材料价格较高,个别时间段甚至出现供应紧张,不得不从经销商处高价调货情况。2021年,集团“阳光购销”专项巡察发现了其中蹊跷。

  “有一家供应商因为供应劣质产品,被取消供货资格。没过多久,另一家业务相同的公司接续入围,因为供货质量不合格也被取消资格。很快,第三家公司就‘替补’上来。”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三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亓某,他换个“马甲”就能进来,是因为有营销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宋某为其站台撑腰。

  被亓某“围猎”腐蚀的,还有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某厂取制样班原班长王某及部分班组人员。他们通过设定取样点、修改化验数据、调包样品等方式,为供应商掺假“留暗门”,受贿超千万元。查办采购领域系列案件后,集团焦煤焦炭年采购成本降低超5亿元。

  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山钢集团纪委共移交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78人,处理处分1922人次。

  震慑常在——反腐败带来的最大效益,是推动政治生态和运营生态好转

  “过去不管查的是‘苍蝇’还是‘老虎’,都感觉离得远。现在很多是身边人。”翻开集团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里面悔不当初的人,不少是吕铭的老领导、老同事。“不值得,代价太大。”他说。

  吕铭觉得,反腐败带来的最大效益,是推动政治生态和运营生态好转,“人是企业的核心要素。政治生态变好,选人用人真正看能力。用能干活的干部,跟用蝇营狗苟的干部,企业发展自然不一样。”

  正风肃纪反腐,也为企业构建良好运营生态创造了条件。吕铭介绍,以往降本增效存在“中梗阻”,工作落实打折扣,甚至“推不动”。现在,仅降低外委(外部服务)修复费用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成本上亿元。

  对外经营方面也有明显好转。“过去跟客户谈买卖,讲清廉,客户说你装什么正经,时间长了,含含糊糊、意志不坚定的职工难免跟他们勾结到一块。现在,国企反腐败力度加大,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大家都规规矩矩交易。”吕铭说。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焦化厂厂长刘成雷认为,国企反腐深入推进,也推动他做成了“以前想做但做不到的事”——炼焦配煤结构优化。

  简单来说,刘成雷负责的焦化厂就是把不同种类的煤进行配比,炼成焦炭。日常主要买进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四种煤,其中焦煤最贵。为确保焦炭质量,公司要求炼焦使用的煤里,焦煤和肥煤占比不低于68%。

  “焦炭是炼铁的主要燃料,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炼铁质效。降低焦肥比是系统工程,我确实有顾虑。”刘成雷介绍,公司纪委通过监督压实上下游责任,推动各部门团队作战,最终实现焦肥比持续平稳降低。

  煤炭进入焦化厂前,需经过营销总公司、市场部、科技质量中心等多部门。今年3月,日照公司纪委成立稽查小组抽查进厂煤炭,对其中不合格批次,追究相关部门责任,推动约谈供应商整改。有力监督下,大家各司其职,高效协同,进场煤合格率实现大幅提升。

  “来料越好,我们就能用更少的焦煤、更低的成本炼出优质炭。”刘成雷说。在把住原料关的基础上,他带队积极学习兄弟单位先进技术。7月,焦肥比降至57%,当月降低成本2000余万元。刘成雷告诉记者,“这个比例跟任何同行比,都不逊色。”

  日照公司炼钢厂厂长王学新对反腐败同样感触深刻。作为钢铁制造的核心工序,炼钢厂降本增效压力大,急需堵上进厂废钢掺假造假这一漏洞。

  “废钢是炼钢的重要原料,一天进厂两三千吨,一吨两三千元,采购验收环节廉洁风险高。针对废钢掺假的检查虽然一直都在做,但力度不够。”王学新说,废钢掺假靠人工辨别很难,以往即便发现,也只是多扣杂质,一直没有有力有效的惩处办法。

  通过查处废钢领域腐败问题、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讲清政策,目前,厂里涉及相关工作的职工已有14人主动说明问题。此外,根据新签订的廉洁协议,部分供应商因掺假付出了高额代价,“打交道”也愈发规矩起来。废钢掺假问题整治后,王学新估算,7月增加的效益在1300万元左右。“明明白白交易,清清爽爽工作。我们保炼钢一方安稳,就是保企业安稳。”王学新说。(徐菱骏)